×

发布体验版前,得做哪些准备?

提问者:Terry2025.08.03浏览:48

简单说,体验版是小程序正式上线前的「内测版本」,专门给指定人群测试功能、找Bug、优化流程,举个例子:  - 做电商小程序的,让运营团队模拟“选品→加购→下单→支付”全流程,提前发现库存显示错误、地址填写逻辑混乱这些问题;  - 做知识付费小程序的,让讲师测试“课程上架→优惠券设置→用户购买”链路,避免正式上线后用户付了钱却看不到课程;  - 做工具类小程序的,找目标用户测“功能操作流畅度+页面排版合理性”,比如图片编辑工具,得确认滤镜切换、尺寸调整这些功能好不好用。

体验版相当于给小程序做「术前体检」——正式面向所有用户前,先让内部/核心用户挑刺,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。

发布体验版前,得做哪些准备?

别急着点“发布”按钮!这些准备工作没做好,大概率白忙活:

代码和核心功能得“跑通”

得把小程序的基础逻辑开发完:页面能正常跳转、按钮点了有反应、数据能传送到后端(如果有联调需求),比如做外卖小程序,至少得保证「商家端上传菜品→用户端能看到菜品→点击菜品能进详情页」这串流程没问题,要是功能只做了一半就上传,测试时到处卡壳,反而浪费时间。

配置好「体验成员」权限

体验版不是谁都能进的,得在微信公众平台里把测试人员加到「体验成员」列表,操作路径:登录公众平台→左边栏「用户身份」→「体验成员」→添加微信号。

  • 团队里的产品、设计、测试、运营,甚至合作方,都得提前加进去;

  • 注意!体验成员分「管理员添加」和「开发者邀请」,管理员直接搜微信号就能加,开发者邀请得发链接让对方确认,两种方式都要熟悉。

准备测试环境和模拟数据

如果小程序需要和后端接口联调(比如用户登录、下单得调服务器数据),得确保测试环境的服务器稳定,别正测试呢,后端接口崩了,还要模拟「真实用户场景的数据」:

  • 电商类:模拟不同价格区间的商品、库存为0的商品、满减优惠券;

  • 社交类:模拟不同用户发动态、评论、点赞;

  • 工具类:模拟复杂参数(比如图片编辑选最高清、最长视频时长)。

微信小程序体验版发布步骤,一步一步来

流程不难,但每个环节都有细节要注意,跟着步骤走:

登录微信公众平台

打开 mp.weixin.qq.com ,用「小程序管理员账号」登录(注意:协作者账号可能没发布权限,必须是管理员或授权的开发者)。

进入「开发管理」模块

左边菜单栏找到「开发管理」,点进去后能看到「开发版本」「体验版本」「审核版本」三个板块——我们要先把代码传到「开发版本」。

上传代码到「开发版本」

点「开发版本」→「上传」,选择本地开发好的代码包(.zip格式,注意大小限制,现在一般建议控制在2MB内,太大可能上传失败),上传时注意看提示,代码包验证通过”才代表传成功。

把开发版本提交为「体验版」

代码上传成功后,「开发版本」列表里会出现刚传的版本,点右边的「提交体验版」,这一步要选「体验成员」:

  • 如果之前没加体验成员,会提示你先去「用户身份」添加;

  • 选好成员后,点「提交」,系统会自动校验基础规则(比如代码是否违规、权限是否足够),校验通过后,体验版就生成了。

生成体验版二维码,发给测试人员

进入「体验版本」列表,找到刚提交的版本,点「查看」→「体验版二维码」,把这个二维码发给体验成员,他们用微信扫就能进入体验版小程序了~

体验版和正式版,差别在哪?

很多新手搞不清这俩版本的边界,踩过不少坑,这三点要记牢:

使用人群不同

体验版 只有添加的「体验成员」能访问,其他人扫二维码会提示“无权限”;正式版发布后,所有微信用户(只要能搜到或扫码)都能进。

功能权限不同

有些接口体验版用不了真实数据,支付功能」:体验版一般是“模拟支付”(点支付后直接跳成功页面,不走真实扣款),正式版才会调用微信支付接口扣钱;再比如「用户信息授权」,体验版能测授权流程,但数据是测试环境的,正式版才是真实用户数据。

数据相互隔离

体验版的测试数据和正式版完全分开,比如你在体验版测“下单100件商品”,这些假订单不会出现在正式版后台;用户在体验版填的信息,正式版也看不到,不用担心测试数据影响真实业务。

体验版测试时,这些坑要避开!

测试环节最容易“自以为没问题,上线就翻车”,这几个高频坑一定要躲:

权限配置不全,白忙活

提交体验版前,没检查「体验成员」列表,导致测试人员扫二维码提示“无权限”,解决方法:提交前先确认所有测试人员都在列表里,尤其是新加入的同事,得重新同步权限。

代码版本混乱,测了个寂寞

开发过程中可能多次上传代码(比如上午传了v1.0,下午改了功能传v1.1),结果提交体验版时选错了版本,导致测试的是旧功能,解决方法:每次上传代码后,给版本备注(v1.1-修复支付Bug”),提交时看清楚备注再选。

测试场景不全,漏了关键流程

只测“用户正常操作”,没测“边界情况”:

  • 电商小程序:没测「库存为0时下单」会不会报错、「地址填错格式」会不会提示;

  • 表单类小程序:没测「必填项空着点提交」会不会拦截、「手机号填错位数」会不会校验;

  • 工具类小程序:没测「网络差时加载」会不会卡死、「多次快速点击按钮」会不会重复提交。
    解决方法:列一个「测试用例表」,把“正常流程+异常流程”全覆盖,用户下单”要测「有库存/无库存/库存负数」三种情况。

忽略兼容性,部分用户用不了

不同手机型号、微信版本可能有差异:

  • 老安卓机(比如Android 8.0以下)打开小程序,页面排版会不会乱、按钮会不会被遮挡;

  • iPhone最新系统(比如iOS 17)下,视频播放、地图定位这些功能能不能用;

  • 微信版本太低(比如7.0以下),某些新API(如直播组件)会不会失效。
    解决方法:找不同机型、不同系统的手机实测,或者用微信开发者工具里的「机型模拟」功能先筛一遍。

体验版发布后,怎么高效收集反馈?

测试不是“丢个二维码就不管”,得让反馈清晰、高效:

建「测试反馈群」,实时同步

把所有体验成员拉到微信群/企业微信群,约定“发现问题直接丢群里+描述清楚场景”。

「首页轮播图」第三张加载不出来,操作步骤:打开小程序→等3秒→轮播图自动切换到第三张→空白,手机型号:iPhone 14,微信版本:8.0.35。

这样开发看了能快速定位。

用「测试文档模板」,规范反馈

如果团队人多、问题多,搞个在线文档(比如腾讯文档、飞书文档),让测试人员按模板填:

  • 问题页面:首页/个人中心/商品详情页;

  • 操作步骤:点了哪个按钮→输了什么内容→跳转到哪;

  • 预期结果:本来应该出现什么;

  • 实际结果:现在出现了什么;

  • 截图/录屏:把问题直观呈现。

埋点统计(复杂功能必备)

如果小程序功能复杂(比如直播、长视频、多步骤表单),光靠人工反馈不够,得加「埋点」看用户行为:

  • 统计「按钮点击次数」:立即购买”按钮,100人进页面,只有10人点,说明按钮不显眼或流程有问题;

  • 统计「页面停留时长」:课程详情页用户只看5秒就走,可能是内容没吸引力;

  • 统计「操作漏斗」:从“进入商品页→加购→下单”,哪一步流失率最高,针对性优化。

体验版优化后,怎么更新版本?

测试发现问题,改完代码后,重复「发布体验版」的流程就行:  1. 重新上传修改后的代码到「开发版本」;  2. 提交这个新的开发版本为「体验版」;  3. 生成新的体验版二维码,或者通知测试成员「重新扫码」(因为旧二维码对应旧版本)。

注意:每次更新体验版后,最好在群里@所有人,说明“这次更新修复了XX问题,重点测XX功能”,避免测试人员还在测旧版本。

哪些情况会导致体验版发布失败?

遇到发布失败别慌,先排查这几个原因:

代码不符合微信规范

微信对小程序代码有基础校验,

  • 用了微信禁止的API(比如私自调用用户隐私数据接口);

  • 页面跳转逻辑错误(比如A页面跳B页面,B页面又跳A页面,形成死循环);

  • 代码包里有违规内容(比如诱导分享、恶意广告)。
    解决方法:看公众平台的「错误提示」,针对性改代码。

账号权限不足

用「协作者账号」或「没开发权限的账号」操作发布,会提示“权限不够”,解决方法:找管理员账号登录,或者让管理员给你授权「开发权限」。

体验成员数量超限

不同主体的小程序,体验成员上限不同(比如个人主体可能最多50个,企业主体最多100个),超过上限就加不进去,解决方法:删一些不用的体验成员,再添加新成员。

发布微信小程序体验版是个“准备→上传→测试→优化”的循环过程,核心是「把问题拦在正式上线前」,只要把权限、代码、测试场景这些细节盯牢,体验版就能帮你提前规避90%的上线风险~要是还有细节没搞懂,评论区随时问,咱一起解决~

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!

网友回答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已有0人参与

发表评论: